中国共产党
中国民革
中国民主同盟
中国民主建国会
中国民主促进会
中国工农民主党
中国致公党
九三学社
台湾民盟
首  页
新  闻
功勋档案
纪念活动
网站序言
网站声明
资料来源
网站征文
关于我们
 
 

抗日军政大学沿革

[本站12月10日的相关报道资料]
历史图片  最新消息  相关报道  相关人物    
   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(简称抗大),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。
    一九三六年六月改称“中国抗日红军军政大学”(简称“红大”),十二月中央任命林彪为“红大”校长兼政委,刘伯承为副校长,罗瑞卿为教育长,杨尚昆为政治部主任。一九三七年一月,“红大”迁至延安,改名为“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”。
    抗大总校从一九三六年六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共办了八期,共收学员二万九千余人。
    抗大除总校外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十二所分校。
   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,建立两个分校。一分校校长何长工,起初校址在晋东南,一九四0年一月迁驻山东解放区。二分校校长陈伯钧,校址在晋察冀边区灵寿县。
    一九四0年一月,在延安设立第三分校,校长许光达。
    三月,在豫皖苏边区设立第四分校,彭雪枫兼校长。
    九月在盐城成立第五分校,陈毅兼任校长和政委。
    十一月在太行武乡成立第六分校,校长刘忠,政委黄欧东。
    一九四一年七月在兴县成立第七分校,校长周士第。
    五月在天长县成立第八分校,校长张云逸兼。
    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南通县成立第九分校,粟裕兼校长。
    同年春在鄂豫皖区成立第十分校,李先念兼任校长和政委。
    一九四四年秋和一九四五年春先后成立太岳和太行分校,分别由陈赓、童国贵任校长。
    一九三七年八月,林彪离校,总校工作由教育长罗瑞卿主持,后罗任副校长,许光达任教育长,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。一九三九年九月,抗大总校由罗瑞卿率领东迁,迁到晋察冀边区灵寿县。一九四0年二月,又迁到太行山武乡县,靠近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。一九四0年六月,罗瑞卿调任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,由军委副参谋长滕代远调任副校长。一九四一年一月总校迁邢台。
    为保存干部,一九四三年三月,总校重返陕甘宁,驻绥德。滕代远已调十八集团军总部任职,何长工代副校长,张际春代政委。不久,与驻延安的抗大三分校改编的军事学院及抗大第二、第七分校合并,徐向前任抗大校长,李井泉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何长工任副校长。
    抗战八年,抗大总校、分校共培养了十余万军政干部。
    抗战胜利后,抗大总校于一九四五年十月迁至黑龙江省北安,不久转到齐齐哈尔,改名东北军政大学。
[该条信息已被阅读了483人次]
关闭窗口

中华功勋网 © 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800*600+IE5.5 浏览以达到最佳效果
网络实名:中华功勋 备案编号:陕ICP备040085号
E—mail:[email 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