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本站12月10日的相关报道资料]
历史图片 最新消息 相关报道 相关人物 山西抗日决死队,是抗战初期,我党与阎锡山合作,以“牺盟会”名义组织的、区别于山西旧军的抗日武装。共有四个纵队,活动于晋西北、晋南与晋东南。 阎锡山在我地下党员和一些进步分子的推动下,于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在太原成立了地方性的抗日群众团体——“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”(简称“牺盟会”)由阎锡山任会长。 不久,阎将“牺盟会”交给在山西做统战工作的共产党员薄一波主持。薄等利用这一地位,改组与掌握了“牺盟会”。这时,日伪军战绥东,阎为形势所迫,同意让“牺盟会”组织武装,训练民众。 一九三七年二月“牺盟会”创办了“国民军官教导团”共十个团,并开办了军政训练班,为教导团培训了一批军政工作人员,七七事变后,日军进攻山西,晋军溃败,阎又为形势所迫决心组织新军。 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,以原有的军政训练班、民训团组成山西“青年抗敌决死队”第一总队。九月,又以驻扎在寿阳等地的军官教导团,编成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总队。第一总队政委薄一波,第二总队政委张文昂,第三总队政委戌子和,第四总队政委雷任民。总队长一般是军官教导团的团长。部队成立后,很快扩大。 一九三七年底,次年初,各总队分别扩编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纵队,共二十六个团。第一纵队活动于太岳区,纵队长兼政委薄一波。第二纵队活动于晋西洪洞、赵城一带,纵队长韩钧,政委张文昂第三纵队活动于大岳及太行区南部,纵队长董天知,政委戌子和。第四纵队一部活动于晋西北,一部在晋西,纵队长兼政委雷任民。 一九三九年“十二月事变”后,决死第二纵队转移至晋西北,与第四纵队会合。第三纵队遭到阎军围攻,一部叛变,余部转至太岳区,与第一纵队会合。后来抗日决死队各纵队分别编入所在地区八路军序列。
|